2020年8月31日下午,“东南艺术·至善讲坛”高端学术讲座第八期顺利举办。本期主讲嘉宾为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主任陈明教授,讲座题目是《古代东方民间故事插图本的图文关系》。
[ 开 场 介 绍 ]
龙迪勇教授
讲座伊始,本期讲座主持人、太阳成集团tyc9728(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院长龙迪勇教授简要介绍了陈老师的学术职务和研究领域。陈明教授是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古代语言文学、佛教语言与文献、丝绸之路医学文化史等。在东方文学图像研究方面,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近年出版《印度佛教神话:书写与流传》、《梵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词语研究》等专著。
[ 讲 座 内 容 ]
陈明教授
讲座正式开始,陈老师首先讨论分析了三个问题。一是对讲座题目进行了解释。“古代”指上古到19世界中期,“东方”指亚非,“民间故事”指民间文学,“插图本”指图像—文字文本。
二是为什么要讨论民间故事?原因在于民间故事流变的复杂性、民间故事文本的多层性、民间故事文本语种的多元性,以及民间故事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优势。
三是为什么要讨论图文关系?这主要由以下问题所决定:插图本中可以脱离文字来识图吗?如何从图与文之间的关系来认识插图本?插图本的生产(绘制)、赞助、消费(欣赏、收藏)、传播(流通)过程的讨论是否也需要涉及图文关系。在此基础上,陈老师以《凯里来与迪木奈》为例,认为其故事来源之古、流传之广、插图形象之丰富,决定了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随后,陈老师讨论了图文关系的几种类型。对于一文/语VS一图而言,包括图由文起(平、减、增、改)和文由图生(标题的增加、说明文字的增衍)。对于多文VS多图而言,需要梳理图像所对应的文本的不同层次。例如,文本相同时,图像的再现与延伸、“应文直绘”的图像中表现出的多元性、图像的继承与改变(不同时空画派的特点比较);文本不同时,由文本差异造成图像的不同。此外,还需要考察图文位置。不论插图的风格如何,所描绘的图案都会插入叙述中的特定位置,并应详细检查其构成情节的方式,以及突出显示框架叙述、主要故事和附属故事的特定场景。插图的位置不仅代表每个版本的关键方面,图像顺序也是区分各版本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
接着,陈老师选择三条鱼和大雁衔龟两个典型故事文本进行了分析。陈老师认为,三条鱼故事,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即象征远离、随机、由命。横向来看,不同国家地区呈现的文本有相同也有不同,再经过译本、再译本、特译本、编译本、口头叙事等作用,以及文本内容的增、删、减,使其体现出的文化特色和书写都有很大的变化。纵向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无论是文本还是插图都更加丰富,手法更加完善成熟。在讨论插图本的图文关系时,应该注重文字文本的层次效果,而不能把单一的文字文本作为讨论图像的依据。作为空间中的插图,无法表示语言行为,更无法触及三条鱼不同的心理,画家只能以不同空间位置来暗示鱼儿的行为及命运。三条鱼故事看似简单,却众说纷坛,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演变,实则是印度文学向外传播的一个缩影。同时加深了在不同社会、不同读者间的影响力,可以视为理解古代欧亚文化交流的一个实证事例。
雁衔龟的故事文本比三条鱼故事文本更为复杂。图像对于文本的表现主要包括:合并情节、内容补充情节、构图突出情节。文本插图是在有差别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补充的,也可以通过图像提出文化教诲的内容和意义。插图可以补充文本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行为动作,看出插图中蕴含着的画家的个性化因素。
最后,陈老师以“没有结论”结尾。他认为,东方古代民间故事插图本是一个值得开发和研究的宝库。插图本的文本与图像的复杂性,正是探索图文关系研究的极好素材。在全球史的视野下,跨文化的图像比较研究是大有可为的,而新的理论也有可能就孕育在比较研究之中。
[ 互 动 环 节 ]
²Q: 黄浩宁:在三条鱼的故事文本中,本可以将鱼与渔夫的动作、行为同时画出来,但
画家没有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A:陈明教授:这个问题很好,也是一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虽然可以通过鱼的不同位置来暗示不同的态度,但一模一样的鱼很难去辨别不同的含义。这个方面目前还在探索中,看看能否在其他插图本资料,以及插图本所诞生的时代语境和艺术流传中去获取。
²Q: 苏弥达:印度佛经的插图、故事对中国文学有哪些影响?
A: 陈明教授:这个问题非常宏观,已有很多老师写过相关的书籍。关于佛经的插图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经故事中的图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或者对中国艺术的影响。近些年较火的佛教故事画,包括佛经、本生对中国中国文学的影响,讨论很多。但由于印度本身的插图本比较少,所以对中国文学影响比较小。另一方面是,如果谈印度佛经故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那就很广泛了。
²Q: Achilles*@*Hector:可以介绍下英雄文本的图像资料吗?特别是西亚和印度的。
A: 陈明教授:英雄的定义非常多,需要具体看哪一类英雄,将所有英雄文本图像资料一网打尽,太复杂。
²Q: 橘园君:大雁衔龟本生故事,在巴利文中是什么用词?本生故事还有一种鸟类hamsa,两者有没有关系?
A: 陈明教授:hamsa是天鹅,大雁衔龟是鸟,鸟是变化的,这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天鹅、乌鸦、青蛙在故事里面是同一类型,因为民间故事变化无常,但它的框架不变,所以两者是有关系的。
²Q: 俞蕾湘:哪里可以看到比较齐全的东方故事插图本?
A: 陈明教授:现在好像还没有,我也还在找。但是有全英文的,有一本十三四世纪的波斯《卡里来和笛木乃》的插图本,同时西方在做像《列王记》这种大型的研究项目,将所有插图找到并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²Q: 酷栗宝:可否推荐一些图文相关的理论书籍?
A: 龙迪勇教授:龙迪勇教授:据我所知,现在关于图文理论比较缺乏,不管是东方还是欧美,都没有专门去谈图文关系理论的。在图像学理论中,也仅仅涉及一点图文关系方面的论述。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陈明老师没有给出结论,说明这个理论本身也还在建构中,可以去看一些图像研究的书籍,例如贡布里希、米歇尔的著作。
[ 讲 座 总 结 ]
讲座最后,龙迪勇教授加以总结。他表示,陈明教授的讲座非常精彩:第一,信息量非常大。围绕民间故事的主题、版本、文本、语言,告诉我们很多闻所未闻的信息。第二,资料丰富而详实。陈教授对三条鱼与大雁衔龟故事的图像文本资料,几乎一网打尽,然后进行统计,并选择典型插图进行分析,资料非常宝贵和富有新意。第三,比较分析细腻而科学。整场讲座内容中,比较分析的方法贯穿始终,如对同一个故事的不同插图本进行比较,让我们获益匪浅。第四,问题意识浓烈。例如,在三条鱼文本故事里面,所提出的插图的形制、绘画作品的风格、图文之间的关系、图像的细节、插图中的文字等问题,为图文比较提供了新的思考价值。第五,讲座诠释了学者的风范。近些年,图文关系研究成为热点,但陈明教授主要在提出问题,没有草率下结论,这恰恰证明陈老师是一个态度严谨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上,问题的提出比草率解决问题更重要。总之,陈明教授的讲座不仅对历史上的一些插图与文本进行了阐释,还对未来的文学与图像增添了新的角度,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希望更多的学者投入到图文关系研究中来。
撰文|刘坛茹 李小君
审核|熊海洋 姚瑶
排版|刘莲 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