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下午,“东南艺术·至善讲坛”高端学术系列讲座第十四期以腾讯会议+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举办。本期主讲嘉宾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张玉能老师,题目为《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话语体系建构》。
[ 开 场 介 绍 ]
徐习文教授
讲座伊始,由本期讲座主持人、太阳成集团tyc9728(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博士生导师徐习文教授对张老师的学术历程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做简要介绍。张玉能教授师从美学家蒋孔阳教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图书馆馆长,1996年访学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师从建筑史家格拉夫教授,主要从事新实践美学、席勒美学、心理学美学教学和科研,主要著译有:《美学要义》、《新实践美学论》、《席勒美学文集》、《深层审美心理学》等。
[ 讲 座 内 容 ]
张玉能教授
讲座正式开始。张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并最终给出中国特色艺术学的定义。
一、艺术学的中国特色是什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全国高等院校的艺术院校和艺术系科蓬勃发展,促进了中国当代艺术学的繁荣发展,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学逐步确立。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中国当代艺术学也呼之欲出。在日益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建构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学的要求不断凸显出来,成为一种主要潮流和大势所趋。建构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已经成为了中国艺术学界的一种共识。
为了建构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首先应该明白:当代艺术学的中国特色是什么。从中国现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学的确立过程来看,当代艺术学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为指导,二是以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及其艺术学精神为根基。
二、以艺术生产为中心。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话语体系建构,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论为指导,以艺术生产为中心,凸显艺术的实践性、创造性、意识形态性。
在中国具体国情下,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及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特殊方法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经世致用精神、人文化成精神、立德树人精神为根基,建构起不同于西方近现代的单纯认识论的,将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实践与精神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及其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还有现实主义论、世界观与文艺创作论、形象思维论、创作鉴赏论、文艺批评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共产主义社会与艺术论等等许多丰富内容,还有关于音乐、绘画、雕塑、诗歌、文学、戏剧、悲剧、喜剧、文艺发展史等等具体的论述,都可以指导我们逐步建构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话语体系以及各门类艺术的话语体系。
三、批判继承、丰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学精神。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话语体系建构,应该批判继承、丰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美善统一,兴观群怨”的经世致用精神,“天人合一,人伦和合”的人文化成精神,“虚静妙悟,审美人生”的立德树人精神,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学学科的发展。
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话语体系建构,最终的目的就应该是去构建一个“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的完美统一体系。这个体系也就与中国古人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应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这种“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相统一的话语体系,来宣传和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由“天下为家”的“小康世界”到与共产主义理想息息相通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由“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过渡到建立“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联合体。这应该是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最终目的和愿景理想。
四、中西互补,交流互鉴。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的话语体系建构,应该超越西方艺术学的认识论传统,用“向内求善”的伦理型艺术学,与西方的“向外求真”的科学型艺术学,交流互鉴,相辅相成,中西互补,建构起中国特色的系统化、逻辑化的艺术学话语体系。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应该充分继承发扬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经世致用精神、人文化成精神、立德树人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论,充分发扬艺术和艺术学的实践创造性、审美倾向性、“实践-精神的”辩证性,以西方艺术学的科学性、体系性、“向外求真性”为参照系,才可能真正完成和实现。
[ 互 动 环 节 ]
²Q:徐习文教授:艺术学发展历史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东南大学是艺术学理论专业
研究重镇,然而现在艺术学理论的向度有所分化。比如有的高校以实践为主,有的高校直接做理论的研究或称理论之理论的研究。东南大学的艺术学理论经张道一老师以及多位老师们长期以来的努力,我认为应该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艺术学理论,是走前面所提的两个模式的中间路线。当代艺术学未来研究什么?张老师说的要超越西方的认识论,超越中西方传统之上,建构中国当代的艺术学话语体系,以后艺术学理论是不是会成为走向研究文本的方向,走向理论,就是哲学的方向,导致我们走向没有艺术的艺术学,没有实践。
A: 张教授:徐老师分析得很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研究艺术学理论。
²Q: 腾讯会议用户:我是文艺学在读博士,研究西方美学中的贡布里希的美学观点,贡
布里希的美学史研究,很难找到一个切入点,想请教一下您,以什么切入点进行博士论文的写作?
A: 张教授:要熟悉艺术史的文本,从中了解理论的核心,以及贡布里希怎么样从西方的绘画作品中得出他的理论观点。这样才能很好的去把贡布里希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学思想融会贯通。具体来说从哪个具体的东西入手,首先要自己在经过阅读,研究贡布里希的重要著作之后,再去决定切入点。从艺术史的研究入手,再从艺术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应该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一个路径着手,不要重复别人的路径。
[ 讲 座 总 结 ]
讲座最后,徐习文教授进行简要总结。张教授从古今中外的宏观视角讲解了艺术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学变革发展迅猛,提出了要超越中西方这样一个论点,相较于十年前提出的打通中西的概念,剖析得更加深入了,并且分析了我国艺术学专业面临的挑战与要求,同时回顾了很多理论家的观点。讲座很有启发性,再次感谢张教授。
撰文|常冰瑜
审核|韩鹏
排版|刘莲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