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9728教师风采——张燕教授

  

长北——教授

       

长北(1944-),本名张燕,太阳成集团tyc9728(中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教授,出版著作30余种,发表论文、评论、散文等400:总文字量近800万字。《中国艺术史纲》已出商务版、高校版、港版、台版等4版;漆艺著作中,6种重印或修订再版、出繁体版、外文版,其学术影响延伸到海外。

学术背景

长北因母亲划右少年辍学,1958年进漆器厂学徒后读完夜高中,1964年进机关干部业余大学学习中文两年,1976-1979年两度脱产学习绘画两年半,1981年进扬州师院首届夜大学中文系学习三年取得大专学历,转为国家干部编制。1982年调全国漆器情报中心,《全国漆器信息》副主编,创办期刊《中国漆艺》,同年为张道一先生收为私淑弟子,从此转向民间工艺与手工艺史论、艺术史论研究,1987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联协荣誉勋章,1989入编《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1983年为扬州工艺美术公司推荐往南京太阳成集团tyc9728脱产进修美术理论;1988年往中央工艺美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籍艺术培训班接受一年期培训。1989年调扬州工艺美校担任工艺史、美术史等课程。1995年调往东南大学,参与申报东南大学艺术学科第一个博士点、第一个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1年获批为教授,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进入硕博连读;2006年带完研究生后退休。2013年当选为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并被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古代漆器研究中心聘为特聘专家;2016年被江苏省政府聘请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2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聘为名誉主任并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聘为顾问

研究方向

艺术史论,含综合史论、漆艺史论、民间工艺与手工艺史论。

曾教课程

进东南大学后讲授:《中外艺术史》(研究生B类学位课程)、《中国艺术史》(研究生B类学位课程)、《设计艺术史》(研究生B类学位课程)、《古代艺术论著导读》(研究生选修课程)、《艺术史专题》(博士生选修课程)、《美学与艺术鉴赏》(本科生人文必修课、强化班课程)。

各研究方向著作 

1.艺术史论与艺术美学方向:《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天津人民03版)、《中国艺术史纲》(北京商务06版、北京高教16版,香港中华21版、台湾新北22)、《中国古代艺术论著集注与研究》(天津人民08版)、《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福建教育13版、北京高教18版)、《中国艺术论著导读》(北京高教16版)、《长北学术代表作》(东南大学20版)、《中国人眼中的美——中国艺术审美十讲》(湖南人民22版):凡7部;

2.漆艺史论方向:《扬州漆器史》(江苏科技95版、江苏人民17版)、《<髹饰录>图说》(山东画报07版、20出修订版21重印)、《中国手工艺·漆艺》(郑州大象10版)、《<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北京人美14版、23年修订重印)、《中国最美·漆器》(湖北美术15版)、《<髹饰录>析解》(江苏凤凰17年版、4次修订重印)、《长北漆艺笔记》(江苏凤凰18版,次年重印)、《中国传统工艺集萃·天然漆髹饰卷》(北京科技18版)、《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漆艺篇》(北京人美20版)、《髹饰——漆的故事》(郑州大象22版)、《大漆髹饰辞典》(江苏凤凰23版)、《中国髹饰艺术史》(北京人美24版):凡14部;

3.民间美术与手工艺史论方向:《南京民国建筑艺术》(王虹军摄影,江苏科技00版)、《扬州建筑雕饰艺术》(王虹军摄影,东南大学01版)、《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徐振欧摄影,东南大学05版)、《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南京卷》(徐振欧摄影,东南大学09版)、《江苏手工艺史》(江苏人民20版):凡5部;

4.艺术评论与美学随笔:《飞出八咏园》(郑州大象13版)、《长北审美记游》(江苏凤凰20年版)、《长北谈艺述往》(江苏凤凰21年版):凡4部。

参写著作

1.主编未写全部文字的著作:《美学与艺术鉴赏》(主编并撰文三章)、《江南建筑雕饰艺术·镇江卷》(主编并撰前言、彩图说明与跋)、《1986·首届中国漆画展》。

2.被聘参写的项目:1996年被中宣部聘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编委,被中国科学院聘为《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编委;2011年被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聘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全·江苏卷》《江苏工艺美术志》执行主编;2022年被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华传统手工艺术语整理、诠释与图释研究”聘为“髹饰”子课题负责人。

3.参与编写的著作:《扬州工艺美术志》(撰写“第一章·漆器业”“第十六章·生产工艺·漆器”共4万言),《中国名砚鉴赏》(撰写“漆沙砚”专论并相关作品鉴赏万言),《中国文化杂说》(撰写《中国漆器艺术史话》4万言),《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承担全书纲目与拍摄计划的编制、前言初稿的撰写并写部分作品解说),《中国民间美术大辞典》(撰写漆艺条目6万言),《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撰文7万言并供图),《金陵特色文化》(撰写《青砖黛瓦的古代民居》万言),《南京传统手工艺术》(撰3篇万余言),《中国三十大发明》(撰文万余言并提供相关图片)

治学特色

长北先生是艺术学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她积极参与东南大学艺术学科建设,率先以一己之力撰写综合艺术史专著,以一己之力系统梳理中国古代艺术论著,成为新兴艺术学学科的奠基之石。她深入田野广泛调查,长期坚持独立研究,沉浸在注释校勘、治史等基础性公益性的冷门学问之中,形成抓牢田野调查与原始文献、多重实证并举的治学特。她率先梳理出东亚髹饰工艺的精深体系和动态流变,率先提出“绿色漆艺”的口号并且以一人之力写出《<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中国髹饰艺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卷·漆艺篇》等重头著作;她从点上解剖麻雀开始,逐个梳理从地方到江苏到中国到东亚的艺术史、工艺美术史和漆艺史,《中国髹饰艺术史》四十年来只此一部,《扬州漆器史》、《江苏手工艺史》等填补空白;她以工坊流程、文物典藏与艺术家创作等多重实证解说古代典籍十余种,特别是以深浅不同的多本著作解说《髹饰录》,使《髹饰录》记录的漆器髹饰工艺“活”了起来,直接推进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她还立足当代,关注现实,撰写、主编并出版逐市、逐县、逐村鉴赏批评古建筑雕饰、总结其特色流变的著作多种,为后人研究留下实证资料。

 

获奖情况

    专著《中国艺术史纲》获得2006-200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2020年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年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2017年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2016年第十四届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扬州漆器史》获得1997年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首届全国美术著作提名奖;校勘、译注、解说、研究《<髹饰录>图说》,获得2008年南京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奖银奖;专著《中国手工艺·漆艺》获得2011年第十届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2019年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特别奖;专著《江苏手工艺史》获得2021“江苏省文艺大奖·第七届民间文艺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主编并撰全部文字《南京民国建筑艺术》获得2001年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图书出版二等奖、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图书出版二等奖;演讲集《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获得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优秀美育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文艺评论集《艺术人生》获得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优秀美育著作二等奖;论文《扬州汉墓漆器研究》(《美术史论》1991年4期)获得1994年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论〈长物志〉的审美思想及其成因》(《文艺研究》1998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9年2期)获得2000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晚明江苏手工技艺名家流派及其影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获得2021年首届江苏省文艺大奖·文艺评论奖。2000年获得东南大学教学一等奖,2014年获得江苏省文联“江苏省艺术贡献奖”。作为主要作者,合著《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获得2005年“国家优秀出版物一等奖”、“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合著《中国三十大发明》获得2017年“中国好书奖”、2018年“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

论文举隅

1994年前

《从我国漆工艺的发展看扬州漆器》,《江苏工艺美术》1982年创刊号;《振兴中国的漆艺事业》(在“沈绍安脱胎漆器二百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福建工艺美术》1987年1期;《漆艺与环境艺术》,《中国工艺美术》1988年4期;《化作春泥更护花——记美术理论家刘汝醴先生》,香港《美术家》1989年4期;《新兴的画种,时代的孕育-第七届全国美展壁、漆画述评》,《美术》1989年11期;《概念混乱,漆艺专业术语亟待确定》,《中国工艺美术》1989年4期;《扬州汉墓漆器研究》,《美术史论》1991年4期,1994年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我对中国漆艺的几点思考》,《工艺文化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读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概论〉》,《浙江工艺美术》1993年1期;《新兴的画种——漆画》,台湾《艺术家》1993年9期;《扬州砖雕艺术初探》,《扬州师院学报》1994年2期;《奇技百端-试析清代扬州漆器工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4期;

1995年——2004

《对漆画发展的几点思考》(1992年“二十一世纪世界漆文化之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设计艺术》1995年总第9期;《经济的追求和文化的维护同样重要——日本“造乡运动”和台湾“社区营造”的启迪》 ,《装饰》1996年2期;《李渔工艺美学思想雏论》,《艺术学研究》2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台湾漆艺概观》,《美术观察》1996年11期,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研究》1997年1期全文转载;《二十世纪中国漆器艺术》,《文艺研究》1997年3期,《中国日报》12月2日9版全文转载;《福建漆画和漆画家》,《装饰》1997年1期;《王士祯谈艺述略》,《东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第2辑,东大出版社1997年12月;《文化寻根——台湾手研所漆艺传习引起的话题》,《装饰》1998年3期;《香港漆画第一人——丘隶广和他的漆画》,《文艺研究》1998年3期;《论〈长物志〉的审美思想及其成因》,《文艺研究》1998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9年2期全文转载,获2000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为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长物志〉今译》用作全书总论(代序);《论中国玉器的形而上意义及其衍变》,《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4期;《汉画像砖石的文化背景与审美个性》,《美术研究》1999年3期;《艺术教育在强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特点》,《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5期,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美育研究会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镂嵌填漆源流考》,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999年总191期;《论中国艺术的比德观》,《文艺研究》2000年5期;《<遵生八笺>的审美思想及其成因》,《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1期;《21世纪艺术史研究走向》,《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4期;《山阴道上,宛然镜游——论<园冶>的设计艺术思想》,《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1期;《走向新世纪——大陆传统工艺美术情况调查》,《台湾工艺》2000年1期;《南京近代建筑研究》,《美术观察》2001年9期;《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环境的现状调查和城市文化个性设计》,《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4期;《最佳的契合是天人合一——台湾漆艺家黄丽淑和她的漆器》,《文艺研究》2003年1期;《论中国造物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文艺研究》2003年6期;《大学美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3期;《追寻历史的真实——“南北宗论”面面观》,《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1期;《也说一画——我读石涛<画语录>》,《美术研究》2003年2期;《器以载道——论<考工记>的造物思想》,《台湾工艺》2003年1期;《论楚国漆器艺术的成就及其成因》,《美术与设计》2004年2期;《先秦诸子哲学与中国艺术思想》,《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3期;《论先秦艺术的礼乐化特征》,台湾《故宫文物月刊》2004年总260、261期连载;《自律还是他律——读嵇康<声无哀乐论>》,《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5期;

2005——今

《论鲁班经——兼谈我国古代工艺思想特色》,《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1期;《徽州古建筑艺术遗产及其文化保护》,《艺术百家》2005年5期;《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经典著作——论<髹饰录>》,《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1期;《<髹饰录>版本校勘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1期;《传统文化与民族振兴》,《装饰》2006年9期;《读我国传世最早的舞蹈表演艺术专论——舞赋《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2月以《读<舞赋>》为题转载;《论画品》,《中国美术研究》2007年4期;《作为一般艺术学支柱的中国艺术史研究》,《美学》第二卷,南京出版社2008年3月;《南京古建筑遗产及其雕饰之艺术特点与生存状况调查分析》,《艺术百家》2008年3期;《<髹饰录>寿笺并<髹饰录解说>引文校勘》,《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3期;《书法创作的金针玉律》,《中国美术研究》2008年2期;《绿色漆艺——中国漆艺的守望》,《美术观察》2008年11期;《拉开文人画运动的序幕——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国美术研究》2008年2期;《美德、美意、美形——民俗、民艺中的“牛”》,《美术》2009年2期;《从中日漆艺的比较论中国大漆髹饰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3期;《<林泉高致>的山水画观,《中国美术研究》2009年4期;《无穷出清新——<沈鹏书自作诗词百首>读后》,《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6月;《大象之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文艺研究》2010年10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1期全文收录;《不断地求索,不断地创新——评“漆彩人生——乔十光漆画艺术回顾展”》,《美术》2010年7期;《台湾漆器艺术家黄丽淑漆器艺术及艺术道路的启迪》,《美术观察》2010年11期;《稳定程式——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2期;《礼乐传统——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3期;《曲线旋律——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4期;《气韵生动——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5期;《比德思维——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6期;《对图象时代审美消解、文化迷乱的反思与批判》,《江苏文艺家》,2011年12月;《中和圆融——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1年1期;《俞剑华评价王维商兑》,《美术研究》2011年2期;《意悲而远——读<沈鹏书古诗十九首>》,《艺术百家》2011年2期;《寻找家园——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艺术学》2011年2辑;《传神写意——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1年2期;《论“一般艺术学”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3期;《海纳百川——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1年4期;《发现重铸——中华文化传统的整合与再生》,《艺术百家》2011年6期;《传人与传承——我国非遗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中国美术馆馆刊》2011年6期;《宋人典籍记髹饰工艺读解》,《中国博物馆馆刊》2011年6期;《清代匠作则例中髹饰工艺读解》,台北《故宫文物月刊》2012年总347期;《吉祥意识——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12年2期;《<髹饰录解说>》援引<髹饰录>及古代文献校勘》,《湖南博物馆馆刊》2012年总第8辑;《明清琴书中髹饰工艺读解》,台北《故宫文物月刊》2013年总359期;《从镇江东乡古民居现状谈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之策》,《创意设计》2013年3期;《中华髹饰工艺的衍生发展及其与东亚髹饰工艺的交流》,《艺术百家》2013年4期;《琉球古今漆器工艺考察分析》,《创意设计》20135期;《髹饰工艺何处去》,《美术》2014年6期;《扬州琴作制琴工艺与古籍记录制琴工艺比对研究》,《扬州大学学报》2014年3期;《论<髹饰录>记录的漆器质法工艺》,《湖南博物馆馆刊》2014年总第10期;《试论髹饰工艺与科技发明的同步轨迹》,《美术与设计》2015年1期;《关于<髹饰录>钞本与初注者的讨论》,《创意与设计》2015年4期;《清代扬州贡御漆家具、漆装修与漆器研究》,《湖南博物馆馆刊》2015年总第11期;《文化复兴与学术提升——从当下时风说起》,《创意与设计》2016年3期;《清代苏州贡御漆器漆家具研究》,《湖南博物馆馆刊》2015年总第12辑;《运之以传统,出之以先锋——我读乔加漆画》,《美术研究》2016年第4期;《浅讲<髹饰录>》, 《创意与设计》2017年第1期;《中国现代漆画的历史进程及当下困境》, 《美术》2017年第4期;《大匠运斤,不拘绳墨——读沈克龙漆画》,《美术研究》2018年第1期;《论“漂霞”在中国渐进历程和中华特色》,《创意与设计》2018年第2期;《论手工技艺的创新与传承》,《中国农史》2018年第4期;金耀基艺术人生三部曲》,《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5期;《辉煌卓异——七十年》,艺术生活2019年第2期;《髹饰录蒹葭堂抄本与德川抄本比较研究,《湖南博物馆馆刊》2019年总第15期;《江苏手工艺概述》,江苏工艺美术》2020年4期《中国艺的文化表征》,《中华瑰宝2020年8月《抓牢学术链条,建成自身的理论体系——长北教授专访《设计》2020年10月;《从晚——论长三角工技艺区域特色与流派》《江苏文史》20204期;《当代书坛的思想者沈鹏先生——新著<书内书外>读后》,《艺术学界》2021年总第24辑;《晚明江苏手工技艺名家流派及其影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以道驭技,彰显漆画的本体特征——陈立德和他的漆画》,《美术研究》2021年第5期;《中国髹饰工艺的东传与现代东亚漆艺文化交流》《中华手工》2021年总第176期;《对荆楚漆器的再考察》,台湾《故宫文物月刊》2021年总第460期;《老师用比喻教我做学问》,《山东教育》202111月;《论中华诗歌意在言外的传统》,《艺术学界》2021年总第25辑;《论中华文人画意在画外的传统》,《艺术学界》2022年总第26辑;《以物说话》,《读书》2024年第1期;《问艺田野:我的田野调查经历》,《创意与设计》20241期等。

(共发表论文143篇,艺术评论161篇,考察笔记39篇,审美散文88篇,访谈等14……此不赘列

 

翻译

1.《泰国、越南的漆艺》(日本加藤宽著,笔者译),《杭州工艺美术》1999年3期;

2.《缅甸漆器》(日本藤田敏彰,笔者译),《装饰》2003年2期。

社会服务

长北教授毕生布衣,热心公益,1998年写“拆除中山陵前摊棚集市”1017号提案、1999年写“保护南京民国建筑”5026号提案,分别被评为全省优秀提案。从此,保护民国建筑在南京市、江苏省形成运动。退休以后,她不顾咽炎顽疾,为东南大学“人文精品大讲堂”开设系列讲座,学校《导修手册》推荐语说“好评如潮,是东南大学人文素质讲堂一道长期靓丽的风景线”;她又先后为台湾中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聘请作艺术审美讲座,产生了相对广泛的社会影响;为全国多所大学、多所博物馆、多个文化部门、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聘请开设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手工艺等方面内容的讲座,切实推进非遗保护走向深入。

联系方式:zhang_yan44@163.com

发布时间: 2012-05-20